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发展规划 >> 中长期规划
 
中共鹰潭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16年03月15日
 
  

中共鹰潭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1215日中共鹰潭市委

  七届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中共鹰潭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结合鹰潭发展实际,全面分析了当前发展形势,认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机遇,又有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必须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全会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决胜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十三五”发展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立足经济新常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十二五”期间鹰潭发展成绩显著“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按照“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特色、实现跨越”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初步探索出一条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相统一、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新路子,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喜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即将总体完成,为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鹰潭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生产总值(预计,下同)是“十一五”期末的1.7倍,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世界铜都建设取得新成就,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成为全省设区市中首个“千亿元产业”;旅游业发展取得新突破,龙虎山景区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寻梦龙虎山”正式公演获得广泛好评;物流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城乡发展更协调,城区“一江两岸”格局初具规模,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功能形象明显提升;秀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果丰硕,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外贸百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入选全国首批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市,鹰潭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白鹤湖列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夯实。全面深化改革进展顺利,成功争取6项国家级改革试点、9项省级改革试点工作。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明显加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基层党建标准化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基层基础更加坚实。展望未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内外环境总体稳定且持续向好。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旋律,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新兴经济体发展较快,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总体有利于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我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等发展战略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立足我市,发展基础良好,产业特色明显,特别是铜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在各地基础设施加大力度完善、电力设备设施改造升级、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等一系列大项目带动下,必将会大大增加铜材的需求量,对我市铜产业发展将是重大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仍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铜替代材料增多,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特征仍将继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我市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偏短、龙头企业不多、创新能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乏力等问题仍然存在,环境资源压力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鹰潭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准确把握战略机遇,头脑清醒,真抓实干,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争取更大胜利。

  (三)“十三五”时期鹰潭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总目标,以提质、增效、升级为中心,以创新、改革、开放为动力,按照省委十六字方针,全面落实“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特色、实现跨越”总体要求,奋力开创鹰潭“世界铜都、中华道都、田园新城”的新局面,为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鹰潭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立足发展实际,创新发展理念,牢牢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加速推进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强化创新在驱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动力转化,大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以建设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抓手,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大力培育绿色文化,壮大绿色经济,完善绿色发展机制,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绿色崛起”,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必须不断改革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着重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发挥优势条件,加强国际间交流,深化与周边省市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坚持完善法治建设。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市,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断提高法治鹰潭建设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推动“十三五”时期鹰潭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三五”时期,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得到强化,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社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经济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提前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

  ——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铜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节能照明、水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速,旅游产业、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大健康等服务业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农业现代化取得较大进展,特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走在全省前列,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精准扶贫效果明显,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努力成为全国脱贫工作先进市。

  ——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理念更加坚定,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道文化、铜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努力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多规合一”初显成效,空间开发格局更加优化,生态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努力将鹰潭打造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成效显著。改革持续深入推进,部分领域成为我省深化改革的试验、示范区,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法治鹰潭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十三五”时期,必须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重点推进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大幅提升发展质量。

  (一)谱写现代工业新篇章。持续深入推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立足“1+6产业体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强化质量品牌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发展进一步融合,构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新格局。

  努力打造世界铜都。铜产业是鹰潭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绿色世界铜都”,招大引强,加快打造集铜原料、铜冶炼、铜加工、铜贸易、铜研发、铜检测、铜文化为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引进高级专业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推进铜科技研发中心、铜科技孵化器建设。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提升质量品牌,大力发展铜循环经济,逐步提高铜精深加工企业在铜产业发展中的占比,加快推进由铜原料基地向铜材料基地、铜材料基地向铜精深加工基地、铜精深加工基地向涉铜终端产品生产基地的“三个转变”。

  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微型元件、眼镜、雕刻等传统特色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支持企业以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为标准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制造模式,实现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节能环保等水平全面提升,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打造鹰潭品牌。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培育并重,注重掌握核心技术,强化自主知识产权,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着力建设水工产业基地、节能照明电器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全市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倍增目标。

  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以铜产业为主导,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320国道产业集聚升级带”建设,形成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的市域产业格局,进一步提升铜产业的集聚力和竞争力。大力打造水工、节能照明电器、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精细化工、文化创意、汽摩配、眼镜、微型元件、童家创业园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生态友好、品牌突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开创现代农业新局面。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鼓励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发展,提高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努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益。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以白鹤湖列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加快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水产养殖,培育壮大蔬菜、果业、茶叶、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油茶、苗木花卉、毛竹等十个生产基地,扶持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推进林下经济“12233”工程建设。推进农产品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努力发展农业“接二连三”新业态。健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城市居民需求,进一步加快“菜篮子”基地建设。

  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开展农业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形成较为完整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生产经营体系,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按照“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要求,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展现代种养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重点打造“一个专家带领一个团队,安排一笔经费、研究一个课题、创造一项成果”的五位一体农业科技产业链。加强农业物资装备,加快形成农机与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协调互动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大力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林园果艺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显著提高科技应用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广泛应用,鼓励发展农村电商。

  (三)加速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以生态鹰潭、文化鹰潭和智慧鹰潭建设为引领,以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家庭服务业为特色,以产业融合、产城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培育大企业和引进大项目为抓手,全面实施现代服务业升级行动,构建立足江西、着力华东、面向全球的特色文化及现代服务业体系。

  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建设“中华道都”,加强文化旅游和养生旅游产品开发,开发道文化体验、道养生文化,弘扬和提升道教文化,开发建设一批兼具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的新景点。加强城区旅游资源开发,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导向,大力开发城市旅游产品,建设城市旅游景观走廊、城市休闲娱乐园、特色购物综合体等,提升城市旅游质量。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大力挖掘地方民俗特色和古迹风貌,开发具有浓厚乡村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区之间道路交通条件,推动龙虎山景区与城区景观带、农业示范区等景区集群建设,打造一站式旅游专线。强化旅游质量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和功能建设,提升景点质量水平,提高旅游产业素质,优化旅游环境。

  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深挖发展潜力,科学规划布局,重点加快鹰潭现代物流园、鹰潭国际商贸物流园和贵溪港建设,积极筹备建设保税加工区。大力推广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设施装备和数据实时采集、实时通讯、实时定位等技术,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鼓励业态模式创新,支持运输方式创新,鼓励物流企业积极融入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支持快递业发展,支持制造企业加快物流业务外包步伐,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深入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鹰潭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及优势产业基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扶持政策,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引入文创名人、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现代产业的融合,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逐步形成政策措施开明、产业配套合理、专业分工清晰、集群效益明显、功能配备完整、资源共享充分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提升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壮大现代金融业、商务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健康养生服务产业、现代养老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加速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四)加快智慧鹰潭建设。以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为契机,以基础网络设施、城市治理、便民服务和产业升级等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以整合公共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为目的,打破信息壁垒,基本构建以高速泛在的下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绿色高端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自主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支撑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加速我市向“互联网+”信息社会全面转型。

  强化智慧鹰潭建设基础支撑。加大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工程,加快推动“宽带乡村”工程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统筹布局智慧鹰潭云计算中心、信息安全与支撑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基础数据库等电子政务基础网络设施,实现基础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资源的集约化采集、网络化汇聚、统一化管理与泛在化服务。加快推动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进程。

  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推动由消费领域向生产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重点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文化创意、惠民服务,现代物流、智慧园区、智慧安全、智能交通、绿色环保和档案信息化等重大工程,增强铜加工、雕刻、水工、微型元器件、眼镜等行业创新能力,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升智慧城市惠民应用水平。努力推进交通出行、医疗、社保、教育、户政、旅游、快递等惠民服务事项与互联网整合,构建便捷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实施“互联网+智慧城市”专项工程,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体验式消费试点示范项目,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建设智慧鹰潭展示体验馆,提升对外展示宣传重要窗口形象,提升广大居民对智慧鹰潭的认识和感受度。

  三、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十三五”时期,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加速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大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结合鹰潭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攻关,力争在铜、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要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转化的重大突破。

  加快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健全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完善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着力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等问题,提高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完善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着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依托、产业化为目标,重点推进创业创新载体建设,积极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扎实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实施,努力打造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深化初创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进一步简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程序;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对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的,简化办理手续,并在政策性担保贷款上给予倾斜支持。

  强化创新创业意识,激活创新创业主体。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鼓励各类群体创业创新的扶持政策,重点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海归人才、科研技术人员、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及“草根”能人等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加大资金扶持,降低创业成本。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减轻创业者负担;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规费、服务收费;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增强政策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效果;引导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资金投向创新领域和企业。

  (三)实施创新型人才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主动对接省“赣鄱英才555工程”,围绕我市铜产业、旅游业等主导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学科带头人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及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金融人才、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和文化创作人才。制定完善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加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器、文化创意园等为依托,以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为支撑,以利益共享为纽带,造就一批具有鹰潭特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优秀创新团队。

  四、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均衡发展

  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形成更加均衡协调的发展结构。

  (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全省“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落实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一核两带四区”建设,形成中心驱动、多点支撑、竞相发展、融合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进全域鹰潭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深入推进鹰潭都市区发展,围绕鹰潭中心城区,联动外围贵溪城区、余江城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白鹤湖示范区和一批特色小城镇形成“都市化、网络化、生态化”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际公交一体化,通过在鹰潭都市区构建网络链接模式,力争建设百万人口的田园都市区。

  推进区域功能完善。梳理月湖、贵溪和余江老城区功能,补足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信江新区、月湖新城等城市新区建设,形成老城区功能完善和新区功能提升的区域协调发展,以新老城区功能的逐步完善,辐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加快建设高铁经济区,充分利用高铁站的建设,强化高铁同城化、区域一体化效应。统筹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素平等互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保障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依法进行有偿转让。注重城乡改造,加快推进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农村危旧房改造。

  推进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全市“多规合一”推进步伐,全面推进村庄规划,严肃规划的权威性、导向性、层次性和衔接性。推动高新区、贵溪铜产业园、贵溪工业园、余江工业园、月湖创业园等园区与城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强化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强城市管理。

  推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依据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贵溪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铜产业基地、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支持贵溪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余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雕刻艺术中心、江西省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以县域重点镇为辅助,发挥县域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培育特色小城镇。

  建设和谐秀美新农村。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方向,科学引导农村居民点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樟坪乡等传统村落民居和上清镇等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保护和传承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各具特色的乡村环境。

  (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变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推动鹰潭特色文化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促进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规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传播正能量。

  推进全方位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广泛开展群众性和公益性的文化活动,以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均衡发展的公共文化体系。

  推动鹰潭特色文化发展。充分挖掘具有鹰潭特色的历史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铜文化和道文化,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大力扶持道文化、雕刻艺术、黄蜡石艺术等发展,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金融、制造相结合,形成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利用多种传播形式,推动鹰潭文化走出江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五、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战略增强发展支撑能力

  按照“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环保、集约用地”的原则,着力扩大规模、补足短板,提高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一)打造现代综合交通网。以人为本,科学谋划,紧紧围绕“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工作方针,推动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全力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加快建成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加速高效、快捷、安全的公路体系建设。以高速公路、交通枢纽连接线、旅游干线建设为重点,推进贵溪-资溪高速公路建设,构建“一纵一横一连”的高速公路网体系。加快普通干线公路的升级改造,推进市域范围内G320G206S207S206线路改造,实施以二级公路建设规划为主要支撑的路网升级工程,构建“一横四纵两连”的公路网结构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升级,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

  加快铁路网快速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布局、提高标准、建立连接周边主要区域的铁路快速通道,形成“三纵两横”的骨架铁路网体系,加速推进鹰梅汕铁路、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使鹰潭成为华东地区对接长三角、皖赣城市群以及珠三角的重要铁路枢纽之一,凸显鹰潭在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地位。

  提高港口通行能力。形成“一主一支、一港四区”的水运系统,重点推进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对原有落后码头进行改扩建,建设1个综合客运码头和3个货运码头。改变水运建设停滞不前、设施落后的局面,加大水运资金投入,提升鹰潭市水运整体水平。

  提升航空通行能力。全方位进行研究论证,加快鹰潭机场筹建步伐,发展辐射鹰潭周边的旅游航空。

  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完善城市公交体系,建设轻轨公共交通项目。

  (二)构建现代能源保障网坚持“适度超前、因地制宜、以电为主、多能互补”原则,完善能源供给通道,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优化能源整体结构。统筹安排电源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重点用煤领域“煤改气”工程,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安全发展核电,推进华能鹰潭核电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稳步实施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大力发展风电,抓好贵溪耳口、烟山等重大风电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和地热能,重点发展生物质(垃圾)发电、沼气、污水、污泥、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鼓励和支持地热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加快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建设以22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的鹰潭智能电网,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大力推进石油、天然气管网建设,提高石油储备能力,建立并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三)完善城乡水利设施网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建成与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相协调的水利保障体系。

  完善城市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信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治理,基本完成信江重点段防洪整治工程,加快境内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山洪沟的治理和15万亩圩堤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开展区域内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加强鹰潭城区、贵溪城区、余江城区等重要区域及重点涝区防洪堤建设,提高现有防洪堤防洪标准。完成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实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加快推进水生态安全治理。实施信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资源保护工程,积极探索完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深入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提高水生态文明保障能力。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力推进花桥水利枢纽工程,确保全市饮用水安全。实行严格的地下水保护政策,加强地下水监测站网和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

  六、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以建设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样板。

  (一)推动全方位绿色发展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以建设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市和高新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为契机,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使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共生。

  努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绿色清洁生产,构建绿色工业体系,鼓励铜冶炼及精深加工、水工、电力、建材、制药等传统产业采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引进先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发展农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等绿色农产品,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和监测手段,发展更加全面的绿色服务,构建高效集约的绿色服务业体系。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进工业、农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工业用地效率,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以技术进步和优化结构为途径,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二)强化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提高自然生态质量和流域综合治理能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开展绿化行动,实施造林绿化工程,调整和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创新产权模式,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增强森林资源生态功能。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整治信江流域,进一步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全面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的“河长制”,落实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责任。适度推进鹰潭市江河湖连通工程,开展退耕还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对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和生态整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总量控制;加强信江流域重金属治理,特别是流域上游贵溪区域的治理,减少流域上游水体污染;加强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强化空气质量指标监测和管控,保护大气环境,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建立生态文明管理体系严守生态红线、总量减排、准入门槛,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体系。

  推进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落实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财政、产业、投资、环保、土地等配套政策。建立横向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强化空间管制,划定生态红线,严肃其约束性,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各区域进行功能定位。

  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加强信江流域上下游县(市、区)在河湖管理和保护制度上沟通,建立以信江干流为主,主要支流等水域为辅的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制度。修订涉流域规划,制订完善的流域治理相关标准。

  推行生态优先考核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将生态保护、环境要素质量、低碳环保产业发展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建立生态损害追究制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刑事责任追究制,建立企业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七、实施改革开放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改革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聚焦、向构建发展新体制聚焦,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严明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立足当前环境,着力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市场的关系,形成具有鹰潭特色的、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

  (一)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以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充分释放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巩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进一步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隐性壁垒,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积极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利益,坚定不移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统筹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实现既定目标。

  (二)大力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制定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推动各类要素市场建设,加快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机制,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逐步放开电力、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区域金融机构体系,引进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鼓励和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在鹰设立相关机构。加快推动企业上市和债券发行。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市场。

  完善各类要素市场建设。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立法,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大力发展技术认定、咨询等中介服务,健全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和技术转移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建设具有高度诚信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创建公平、透明、可信的投融资环境。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管理制度,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三)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着力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财税、价格、土地等政策手段之间的统筹协调,强化战略和规划的导向性,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机制的协同性、效能性。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全面推进“三单一网”建设,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强化政府监管职能,进一步加快从减少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有序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地方税收制度体系。调整上下级政府间财政关系,进一步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制度。

  (四)全面构建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对外投资体制和政策,勇于并善于在各地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把鹰潭的对外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全面加快高水平引进来。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扩大赣东北开放合作等国家、省级战略平台为契机,深入实施招大引强工程。突出重点产业招商,提高招商实效。

  切实推动大规模“走出去”。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着力构建开放升级新格局。

  加快城市开放平台建设。加快开放升级平台建设,推进全市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建立健全沿320国道产业集聚升级带运作机制,积极争取综合保税区,加快推进鹰潭电子口岸建设。

  八、实施共享发展战略提高群众幸福感指数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推动民生建设,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实现居民收入、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机制。

  实施缩小收入差距政策。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二)实施精准扶贫攻坚工程。加强扶贫攻坚,促进小康提速,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完成。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贫困农户帮扶到户,贫困群众搬迁移民,贫困群众培训转移就业,贫困农户合作经营增收,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

  强化扶贫脱贫机制保障。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加大各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拓宽资金渠道。健全地区协作机制和党政机关、驻鹰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

  (三)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增强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健全比较完整、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学前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和特殊教育加快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准发展职业教育。加大高校建设力度,创办综合性本科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精准助学,分类扶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强化终身教育理念,大力发展现代老年教育。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参与教育服务。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推进健康鹰潭建设。实行分级诊疗,健全药品保障制度,加强医疗监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平等对待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健康服务业。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重视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防控,加强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完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完善员工养老保险制度,适应基础养老全省统筹。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加快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的“托底”机制。

  九、深入推进法治鹰潭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法治社会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法治鹰潭建设进程,保障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鹰潭。

  (一)保障社会公正把保障社会公正作为法治的价值追求,全面推动科学立法,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机制。

  加强科学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适应改革发展和民生需要。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人民有序参与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强化执法监督,严格行政问责。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建设,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综合行政执法。

  促进司法公正。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建立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健全错案防止、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推动司法公正,实现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引导全民守法。增强全民尤其是领导干部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形成全社会良好法治氛围。

  (二)促进社会诚信把促进社会诚信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坚持法治规范与道德教化相结合,逐步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弘扬诚信文化和契约精神。

  完善信用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领域信用记录,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建立健全机关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完善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诚信考核制度。

  加快推进信息共享。加快建立多部门参与的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建成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各地区、各部门数据信息共享交换。

  (三)维护社会秩序。把维护社会秩序作为法治的基本要求,深入推进平安鹰潭建设。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保障社会秩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从源头预防社会稳定风险。畅通公共利益诉求渠道,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搭建社会各阶层表达诉求的制度性平台。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实现各类调解主体的有效互动。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推动及时就地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大力推进“阳光信访”,提升社会矛盾化解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加快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控效率。

  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依法强化影响安全生产、危害食品安全等问题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城镇抗御灾害风险能力,提升政府公共安全服务水平,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专业化、职业化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施“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一)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化建设,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依法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

  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推进干部培训改革创新,提高把握发展规律、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

  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工程,深入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项目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二)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着力推进作风建设,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充分激发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血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

  (三)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体制和方式方法,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港澳台工作。

  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扎实开展“双拥”活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维护国防利益。

  (四)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实本建议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各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编制好本地区“十三五”规划,各级各类规划要充分体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切实把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的部署落到实处。

  全市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宏伟蓝图,共同谱写鹰潭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

    

  1.12233”工程

  一苗:苗木花卉产业;二茶:高产油茶、茶叶;二竹:毛竹、雷竹;三养:棘胸蛙、蛇类、雁鸭类三大养殖产业;三游:上清—耳口—冷水百里生态养生游、贵溪—樟坪—双圳避暑民俗休闲游、鹰潭—白鹤湖—塔桥观花采果生态游三条森林旅游精品线路。

  2.1+6产业体系

  以铜产业为龙头,以绿色水工、节能照明、机械装备制造等地方优质产业为依托,以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文化创意制造等新产业为方向的“1+6”产业体系。

  3.“一核两带四区”

  “一核”指以信江新区、月湖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的核心城区;“两带”指320国道产业集聚升级带和龙虎山至白鹤湖的旅游休闲观光带;“四区”指以贵溪为主的东部高科重工城片区,以余江为主的西部品质健康城片区,以龙虎山景区为主的南部悟道旅游片区,以白鹤湖为主的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

  4.“一纵一横一连”的高速公路网

  “一纵”指济广高速公路(鹰潭段),“一横”指沪昆高速公路(鹰潭段),“一连”指贵溪-资溪高速公路。

  5.“一横四纵两连”公路网

  一横”指320国道(鹰潭段),“四纵”指206国道(鹰潭段)、236国道(鹰潭段)、207省道(鹰潭段)、206省道(鹰潭段),“两连”指413省道(鹰潭段)、422省道(鹰潭段)。

  6.“三纵两横”的骨架铁路网体

  “三纵”指鹰厦铁路、鹰梅汕铁路、皖赣铁路,“两横”指沪昆高铁(杭州至长沙段)、浙赣铁路。

  7.“一主一支、一港四区”的水运系统

  “一主”指信江航道,“一支”指白塔河航道,“一港”指鹰潭港,“四区”指月湖港区、贵溪港区、余江港区、龙虎山港区。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我们 使用帮助 法律声明 隐私声明
单位地址:鹰潭市信江新区德政路市经济大厦A区2楼 邮政编码:335001 电话:(0701)6441287
赣ICP备10001356号    赣公网安备36060202000019